編輯導語:目前業內對私域流量的定義普遍是: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費的、可多次利用的流量,私域通常的呈現形式是個人微信號、微信群、朋友圈或品牌自主研發的APP。本文作者提出了“品牌商最好別做私域”的想法,這是為什么呢?

01

商業思想是有立場的,這是我最近反復講的一句話。

平臺思維、流量思維,這是平臺商立場的商業思想,你一個品牌商跟風干什么,還怕流量費不夠高?平臺思維、流量思維是平臺用來“對付”品牌商的,電商流量費越來越高,就是流量思維“對付”品牌商的結果。

新零售是零售商思維,是KA博弈品牌商的互聯網版本,你一個品牌商跟風干什么?還嫌KA讓你難受的不夠狠?

私域流量也是零售思維,是零售小店“對付”品牌商的籌碼,你一個品牌商跟著起哄干什么?還嫌受的委屈不夠多?商業就是博弈,商業思維是博弈的籌碼。

拿著對手的籌碼當自己的籌碼,就是立場錯位。商業立場無對錯,站錯隊就錯了。品牌商近幾年很難受,頻頻站錯隊,不知道跟誰走,問題夠嚴重的。這是開場白,下面進入正題。

02

什么是私域?簡言之,人即流量,關系即渠道,熟人變熟客。關系即渠道是有邊界的,每個人都有關系,但不一定把關系用于商業。

不少企業曾經借助微信或小程序搞全員銷售,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就是員工不愿把私人關系貢獻給公司當作商業渠道。請讀者特別注意上面表述的用詞,關系是私人關系,流量是公司(企業)流量。

品牌商最好別做私域

什么時候個人關系與公司流量高度重疊?

——個體戶,KA與街邊小店的區別什么?大店是商圈流量。店越大,商圈半徑越大,流量也越大,小店是商圈流量與私域流量的疊加。

再小的店,也有商圈半徑。便利店的商圈半徑是“步行5分鐘”,小店的私域流量,就是熟人變熟客。

當一個消費者身邊有多個小店都在商圈半徑之內時,當然會到關系熟的門店。大店為什么無私域?大店的營業員,流動性大,商圈內不一定有熟人,即使有熟人也不一定愿意貢獻給門店。

雖然現在有的門店要求營業員加客戶微信,只是多了一個傳遞信息的渠道,這種關系完全不同于私域。

03

即使是小店,也不一定有私域流量。

越是下沉市場,越是社區店,越有私域。都市店,私域反而不多。門店的私域流量,一定有一個前提:生活半徑與商圈半徑重疊,熟人即熟客。

同在一個生活半徑,所以是熟人;同在一個商圈半徑,所以是熟客。兩者重疊,熟人即熟客。

品牌商最好別做私域

下沉市場,殘留農業生態的遺痕,雞犬之聲相聞,見面即熟人;社區門店,低頭不見抬頭見,人不熟臉熟——這就是私域流量。

私域是店主可以影響的流量,都市小店,流動人口多,生活半徑與商圈半徑分離,沒有什么私域流量了。

04

還有一種私域,即線下關系通過延伸到社群和小程序等形成的流量。或者門店與社群共同形成的流量,即現在很多人講的【店+群】,比如現在社區團購的“團長”就是私域流量。這只是門店廣義私域的強化。

品牌商最好別做私域

有關系的人形成流量,已經形成商業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微商、社交電商;另一種就是社區團購。

微商是邊緣人群為主,以社群為紐帶,以突破邊緣人的人生困境為誘惑,以少數成本者為范本,形成的商業模式。

這種模式為主流所不屑,但卻有人實實在在賺錢了。但這種模式不過是傳統直銷或傳銷以社群手段的復活,不能說短期沒人成功,但這種成功恰恰以毀掉社群商業價值為結束。

2020年,微商、社交電商已經沉寂了。【店+群】的私域模式,其實早就存在,這只是私域的雙重疊加。線下強關系,這是私域的基礎;社群強交互,這是私域的強化;小程序便利交易,這是私域的新技術變現手段。

05

前面皆為鋪墊,本文的核心觀點是“品牌商別做私域”。

1. 私域是零售邏輯

人即流量,關系即渠道。無論線上線下,私域都是零售邏輯。零售店的供應商很多,零售的私域,最終要分配給供應商,站在品牌商和代理商角度就是公域。

零售商標價販賣私域(可以是陳列、零頭、流量費等任何形式),就變成了商域流量。

2. 私域流量有邊界

私域要有強關系,按照鄧巴數,一個人擁有穩定社交關系的人數不超過148人,這是社交成本和人的精力決定的。社群的出現,相對降低了社交成本,即使鄧巴數有所擴大,私域流量的邊界仍然很有限。

第三,如果品牌商做私域流量,就意味著要觸達海量C端。小品牌有可能做,大品牌沒有可能;第四,拉群、分享等簡單粗暴的社群運營模式已經失效。

曾經有不少企業,廠家數千人集體拉群、傳播,效果有限。對于品牌商,私域也許有用,但私域救不了命,品牌商做私域缺乏成長的想象空間。

——這是西瓜與芝麻的關系問題。

06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世上已無公域”,有價值的公域流量都變成了標價出售的商域流量,只有付費才有流量。

本文又提出“品牌商最好別做私域”,那么,是不是品牌商沒有選擇,只有做商域流量了?私域做不大,商域被動挨宰?品牌商還有活路嗎?

當然有了,商業就是博弈。一定不要有“店大欺客”和“客大欺店”的極端思維,應該尋求博弈的平衡。

傳統營銷是有平衡的,品牌商通過品牌運營影響C端,然后通過渠道觸達B端。C端有拉力,B端有推力,這就是傳統營銷的品牌驅動與渠道驅動的雙驅動。

單一的驅動力是不平衡的,互聯網時代,平臺作為巨頭有更大的話語權,但總量及份額是有極限的,所以平臺也面臨流量枯竭。部分品牌商不熟悉自媒體運營,喪失了影響C端的能力。

所以,現在品牌商整體面臨較大的困惑。

07

目前狀況下,品牌商怎么才能找到相對平衡的營銷體系?我認為是BC一體化。社會零售商品總額,3/4以上的份額仍然在B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

因此,渠道和終端運營仍然不可少,依然必須重視渠道和終端。同時,必須重視營銷數字化帶來的另一個重大成果:品牌商通過B端長鏈觸達C端。

觸達C端的能力,就是商業話語權。過去,零售商和平臺能夠觸達C端,而品牌商對于C端可望不可即,從而造成的目前的困境。

但是,數字化只是結果,真正需要的是改變營銷的運營體系,即BC一體化的運營體系。BC一體化可以達成雙重結果。一方面,可以觸達C端,影響C端;另一方面,可以更精準地與B端交互。

品牌商最好別做私域

通過C端形成增量,通過B端激活存量,這是BC一體化的理想狀態。

08

BC一體化的操作模式才是關鍵,無論私域流量還是商域流量,都沒有杠桿效應。BC一體化的價值,就是B端與C端交叉激活,形成杠桿效應。沒有杠桿效應的營銷,最后就變成了資源比拼。

資源比拼,大者恒大,優者恒優,BC一體化杠桿效應的支點是什么?

我認為是KOC,為什么是KOC?因為B端已經商域化,KOL已經商域化。直播網紅只要一紅,立即商域化。

仍然沒有商域化,并且能在B端和C端起增強連接作用的,就是KOC。凡是已經商域化的KOC,實質上已經是B端了。KOC之所以有價值,就在于KOC的核心是與C端有強關系。

單個KOC的價值有限,但只要KOC形成密度,價值就無限。

KOC有價值,憑什么讓品牌商利用呢?如果是付費,那么與商域流量無異。所以,付費只會讓KOC走向它的價值的反面。

B端也有強關系,但B端的強關系最終變成了商域流量。KOC的強關系怎么才讓渡給品牌商,讓品牌商所用呢?答案是強認知,讓KOC心甘情愿地讓渡強關系。

最強的認知手段是場景體驗,一次體驗,勝過百次媒介傳播,這是我們特別重視場景體驗的原因。

以場景體驗激活KOC,以KOC激活B端和C端。那么,無論是零售或平臺的公域、私域和商域,都有博弈的能力。

現在,已經沒有人不重視BC一體化了。

#特邀作者#

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新營銷(ID:liuchunxiong196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現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志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快速連結:品牌行銷點點讚

GOOD485885CE4EED


踝關節扭傷后必須要知道的事九個月寶寶發育標準凍胚移植後肚子隱隱痛是怎麼回事女性蹺二郎腿會導致脊椎變形,這3大危害你不可忽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14g2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